霍山石斛的代表性獨有品種是米心石斛,民間俗稱米斛,又稱龍頭鳳尾草、皇帝草,出產于六安霍山縣大別山麓(含現今金寨縣部分山區),多生長在云霧繚繞的懸崖石縫間。野生米斛已于2012年被國家列入“一級珍稀瀕危藥用植物”。
霍山石斛是石斛中唯一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,廣義上霍山石斛包括霍山原產地的鐵皮石斛、銅皮石斛。
南朝梁代·陶弘景《名醫別錄》曰:“石斛生六安山谷水傍石上,七、八月采莖,陰干”。
霍山石斛,最早見載于公元1765年清代名醫趙學敏所著《本草綱目拾遺》中,距今有250年的歷史。《本草綱目拾遺》記載:“霍石斛出江南霍山,形似釵斛細小,色黃而形曲不直。趙學敏又引用《年希堯集經驗方》曰:“長生丹用甜石斛,即霍石斛也,范瑤初云:霍山屬六安州,其地所產石斛名米心石斛,以形如累米,多節,類竹鞭,干之成團,他產者不能米心,多不成團也”;趙學敏又在書中引用其弟趙學楷《百草鏡》語曰:“石斛,近時又一種,形短袛寸許,細如燈芯,色青黃,咀之味甘,微有滑涎,系出六安及潁州府霍山,是名霍山石斛,最佳······
《增補本草備要》記載:“斛出霍山,養胃清熱,生津止渴,清虛熱,功勝全面。”
當代著名藥用植物學家包學聲在《霍山石斛》一書的前言開頭一句是:“如果說世界上確有什么仙草的話,我們認為這種仙草應當是霍山石斛” 。
霍山石斛, 味甘,歸胃、腎經,益胃生津,滋陰清熱。
1958年,京劇大師梅蘭芳為保護嗓子,通過中共安徽省省委書記曾希圣要霍山石斛。1959年,黃梅戲名演員嚴鳳英也求霍山石斛以保嗓音。
霍山石斛自清代名醫趙學敏所著《本草綱目拾遺》記載并推崇以后,名聞天下。目前,中國大陸、香港、臺灣及東南亞國家很多中藥店都出售霍山石斛楓斗,標價很高,但假冒太多。因為正宗的霍山米斛產量很小,可謂:蟲草易得,米斛難求!
米 斛